网络信息关于“失眠”的问题很多,信息泛滥,然而也容易导致患者在治疗上受误导!特别是很多人在阅读“微信”“微博”“贴吧”等平台个人用户文章后,产生“失眠不足为虑”“失眠不是病”“失眠通过运动就能调理好”等错误认知。
那么失眠到底是怎么回事?失眠又该如何科学诊治?
临床上,老是睡不好觉,如果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并对自己的睡眠时数、质量不满意,可能是失眠症,有研究表明:失眠的人,会比正常人少活7--10年!应引起重视。
失眠的认识、诊疗4大误区
误区1:安眠药可以长吃
安眠药所带来的睡眠并不能代替真正的自然睡眠。这是由于95%以上的催眠药会缩短深睡眠。医师指出,迄今为止尚未找到的外源性安眠药,服用安眠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注:那么药物能不能治疗失眠?不用药物又该如何较好地治疗失眠?点击此处,向在线医生了解
误区2:睡眠不足不是什么大毛病
睡眠不足可导致抑郁症的生成。失眠与抑郁症有着必不可分的关联。据一项07年对于1万人的调查显示,那些患有失眠的人发展成为抑郁症的机率比那些没有失眠的人高达五倍之多。实际上,失眠往往是抑郁症的先兆之一。
注:睡眠不足导致失眠形成,引起肾气衰竭,阴阳失调,身体组织器官逐渐出现问题,你是否常常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心慌神经衰弱等现象?赶紧点击此处向在线医生倾诉了解。
误区3:医生误诊、漏诊的问题
医生误诊、漏诊使大部分失眠者得不到根本性治疗:有研究表明,失眠者中,患焦虑和抑郁的比例分别为54%和31%,这说明很多人的失眠只是焦虑、抑郁的一个症状。事实上医生在临床上碰到的顽固性失眠,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
误区4:体育锻炼对失眠只有好处
体育锻炼能作为失眠患者的辅助治疗,但是不要睡前剧烈运动,否则,大脑轻易兴奋而导致失眠。老人晨练以后不要睡回笼觉。
注:失眠不仅仅是睡眠不好,还可能是身体其他疾病所致,比如心血管疾病、肾疾病等,所以不要盲目进行自我治疗,请务必要在医院诊断检查后,通过主治医师了解治疗方案。
失眠会导致不良情绪蔓延,肌体免疫力减退,加速衰老,缩短寿命严重会导致精神障碍;用药会导致成瘾性、耐药性,是药三分毒,服药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而且同一种镇静催眠药不宜连续4周。早日告别失眠,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