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是一种病发于儿童时期的慢性疾病,全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常见的表现有不自主的眨眼、吸鼻、清嗓子、噘嘴、伸舌、点头、甩头、不安分、骂人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的不断变化,抽动症症状逐渐多样化,呈波动性、进行性的发展过程。
抽动症主要表现为运动抽动和声音抽动两种,早期一般以运动抽动为主,随着病情发展,伴有声音抽动。
一、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
二、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常遭周围人的误解和厌恶,患儿不得不停学或不出家门,随之变得孤僻退缩,对人敌意,导致社交功能及个性障碍。
三、简单声音抽动:爆发性反复发声,表现为地、无意义地单调的重复,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声。
四、复杂声音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甚至是污言秽语。
抽动症不治疗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一、继发学习困难: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导致注意力分散,严重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影响课堂秩序,遭到同学、老师的歧视或嘲笑,逐渐厌学、逃学。
二、品行障碍:4~12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其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和评价,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部分患儿到了青少年时期即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医生温馨提醒:以上我们对“抽动症应如何治疗”进行了简要分析,如果患者您有不明白之处或者对如何治好抽动症有什么良策和建议的话,欢迎随时咨询我院在线医生,他们会为您一一进行解答和听取,衷心祝愿您早日重返健康之路!